有關《環》的賞析文章包括:

 

1.  90年代初大陸少年科幻撮寫發現衛斯理“環”改篇相關“中華故事叢書•科幻故事精選”  作者:頌恩

 

2. 《環》 - 擺脫不了的劣根性

 

3. 空中衛斯理書齋 - 環(連結至「葉李華個人網站)

 

返回倪學網首

 

 

90年代初大陸少年科幻撮寫發現衛斯理“環”改篇相關“中華故事叢書•科幻故事精選”  作者:頌恩(2024年12月

 

連日來忙湊女忙返工忙營運家庭,丈夫生涯原是一個'忙'字,要流暢地看衛斯理已成奢望,現在只可放工偷竄北角精神書店時購買“中華故事叢書•科幻故事精選”之類,短故小書十幾頁一個故事過乾癮苟延殘存。

 

這本科幻故事精選;由香港及江蘇少年兒童岀版社共同岀版,92年在江蘇新華印行,薄紙質,皆似90年代大陸廉裝書但卻是繁體,掛名作者:盛佳 韋杰。本書大量參閱中外科幻名篇,大胆進行增刪编纂薈萃......廿個故事中,有宇宙漫遊的歷險,有到藏區找雪人,有人類猿類互換器官腦袋相關主題,有和外國特務周旋盜複製熊貓基因,又書記介入充滿大陸反特小說色彩的段子,除了因面向學生撮寫較單薄幼稚外,內容倒是豐富。

 

事情就妙在這本書的140頁上;140頁有一名為“神環”的故事,劈頭就一句衛先生接到一神袐電話......(看科幻而提到衛生,難不聯想起衛斯理)

 

之後再看下去......有位雷小姐約了衛先生酒店食飯見面,等很久沒來又有神秘電話示約會取消,之後雷小姐再約衛時,在衛眼前被車撞死,有黑廂車運走遺體又莫名火災,然後,衛就發現衣袋多了個銅圈似雷小姐死前塞入......(這明明就是衛斯理“環”的情節啊!)

 

故事的發展已不用猜,自然是一番追蹤後到郊外小屋,然後把銅圈放入某房牆上,之後被傳送到土星🪐...... (就是“環”嘛!)

 

惟一不同是結尾此書因撮寫,改寫為衛被土星人發現有地球人闖入,恐地球的醜惡污穢會污染純潔土星,驅逐衛回地球,最後一名土星特務把屋燒毀......

 

這裡沒有如真正“環”中,衛斯理見到過來過地球的土星人,受地球權力慾腐蝕邀請搞政變把其一一槍殺,感概即使脫離邪惡廿萬年,人類劣根性就如一個環會重回原點,對人類罪性批判得淋漓盡致......如此撮寫把倪老想表達主旨完全改弱,較為失敗......

 

十頁紙僅表岀“環”的骨架,未能表出倪作衛書的精神,然而看此故時愈看愈好笑,愈看愈莫名奇妙......隨便翻個十元二手科幻故事書,也尋著衛斯理的相關!尋著70年代倪作的撮寫改編!可引證當時童書改篇除了外國作品外,也會用香港而且是倪老作品改篇!是近月來最妙一個倪發現!

 

    

 

  

 

  

 

(完)  回頁首

 

 

 

《環》 - 擺脫不了的劣根性           作者:紫戒(2008114日

 

土星的環讓一般人感到土星在行星中較為特別,也特別容易惹人想像。美國科幻大師亞瑟•克拉克(Arthur C. Clarke)在他的著名作品《2001太空漫遊》(2001: A Space Odyssey)中,土星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。

 

倪匡在《藍血人》中,也把藍血人方天定為土星人,而無形飛魔則來自土星的衛星。在《環》中,倪匡更幻想土星環是由很多個浮空站組成,建造者是上一代的地球人。

 

倪匡因為想表達人性有如在一個環中,永遠轉不出去,劣根性總是揮之不去,就算生活在土星環的人已擺脫了二十萬年,但最終都敵不過本性。為了使比喻和故事發展相結合,相信倪匡特意把上一代地球人的移民定在土星環,亦能配合土星環的特殊性。

 

人性悲觀這主題,在衛斯理早期及中期的小說都常見到,但在最後期的小說中,似有點兒改變。在《一半一半》中,掌握人類未來前途關鍵的成功女士,和衛斯理爭論人性。她不排除一小部份人有人性美好的一面,地球人會走上自我毀滅之路或是步向光明前路,可能性只是「一半一半」。

 

《環》和《一半一半》兩個名稱有一點很類似,就是都有多重意思。在《環》中,衛斯理最先發現有一些神秘組織的人,都擁有一個直徑約一吋的古銅色圓環。經警方的研究所檢查後,認為是高科技的磁性鑰匙。

 

衛斯理深入調查後,發現神秘組識的基地,並以圓環開啟了一道門,進入一個類似子彈的密室,到達了土星環。原來「環」另一個意思就是指生活在土星環的人,也是上一代的地球人。正如《一半一半》的推論,上一代地球人中,有一小部份人愛好和平,深深認識到地球人的劣根性會讓人類走向毀滅之路,於是他們離開地球,在土星旁建立一個一個的浮空站,成為環繞土星的一個大環。他們摒棄了地球上人類的劣根性,在土星環的世界中,沒有爭執及殘殺,日子極平靜舒適。

 

為免現在的地球人類發現他們的蹤跡,他們前後派了一千多人到地球進行各種行動。但不幸她,他們在耳濡目染下,劣根性的遺傳因子發作,恢復了二十萬年前的本性。這正如傳統的智慧:「學好三年,學壞三日」吧。

 

在《盡頭》中,倪匡把人性的瘋狂行為歸咎於外星人的影響,但在《環》中,上一代地球人就算摒棄了劣根性行為二十萬年,但最終仍未能擺脫。若和《異寶》中不知鎖匙扣為何物的十二金人,上一代地球人仍是用著環狀的磁性鑰匙,高下立見。可能,只要是人類,就會有劣根性的遺傳因子,看看會否發作及其程度吧。

 

故事最後的一句結論,把「環」的第三個意思表達出來:

 

  『一個大環,人性就在大環上轉來轉去,轉不出去!』

 

仿如一拳重重擊在讀者的心坎中,讓讀者細細咀嚼。

 

(完)  回頁首

 

 

返回倪學網首